中新社张家口3月13日电 题:马蒂·赛拉宁的冬残奥之旅:“回家”情更浓
中新社记者 李晓伟“这次冬残奥会之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会一辈子记住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临近尾声,金发碧眼的芬兰残奥单板滑雪运动员马蒂·赛拉宁,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总结自己的冬残奥之旅今年37岁的马蒂总以“老北京”自称
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他2岁时就来到了北京,自此,他断断续续地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刘迪”提起北京,他对三里屯、五道口等标志性“打卡地”如数家珍
言语中,他还时不时蹦出北京话的“儿化音”“我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又在北京语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还在这里工作认识了我的法国妻子
”马蒂说,中国就是他的“老家”单板滑雪是马蒂“很重要的爱好”
13岁时,他第一次滑单板2002年,一场交通事故导致马蒂的左臂神经严重受损,这样生活了10年后,他进行了截肢手术
4年后,热爱滑雪的马蒂开始残疾人单板滑雪专业训练,并前往荷兰参加比赛,那是截肢后的他首次踏上单板滑雪的赛场赛后,他便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更好的运动员
这次“回老家”,马蒂参加了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和男子坡面回转UL级比赛虽然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丝毫不影响他“回家”的兴奋
“差不多会和遇到的每个志愿者和中国运动员都聊聊天,好多人告诉我没见过会说中国话的芬兰人”马蒂说,能和中国朋友一起交流他感到非常高兴
时隔多年后再“回家”,中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让马蒂印象深刻,“不论是冬残奥村还是比赛场地,设施都特别好中国运动员的水平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0多年前,马蒂第一次到位于北京的南山滑雪场滑雪,他说那时滑雪的中国人还不多,高水平的滑雪者更少
而“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滑雪场,中国肯定会有更多高水平的滑雪爱好者了”这次“回家”,马蒂还尝到念念不忘的中国美食
喜欢烧烤,曾在三里屯“消灭”了100多串羊肉串的马蒂,终于在冬残奥村餐厅里吃到了羊肉串他还主动向外国运动员介绍在中国生活的情况,当然还有美食
作为一名冬残奥会的残疾人运动员,马蒂还不忘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滑雪是带给我很多幸福的运动,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这会给你很多帮助,让你更自信”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将在13日晚举行临别之际,马蒂依依不舍,他说将来还会再“回家”,“等到准备好了,我会带着孩子们去北京看望家人和朋友,还会再到南山滑雪场滑滑雪”
(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