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诗人推行美政失败被贬后的不满不悔情绪及继续推行美政的坚定信念
《离骚》先秦屈原所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创作缘由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离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备注相关知识
《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
大致说来,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最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离骚》抒发了什么感情?一、《离骚》抒发的感情
1、屈原关心祖国,上下求索,当“美政” 理想无法实现而绝望,不惜以身殉国,表现了作者对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博大深沉的爱国情怀“烈士殉国,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洁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高山仰止,撼人灵魂“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山川无极,情理实劳”他惊人的才华象飘风那样奔放,宏大的志愿象云烟那样高远,山高水长,渺无踪迹,强烈的思想感情也同样无边无际
2、《离骚》是作者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体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 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3、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 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4、诗中又大量 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因此,《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来源:中国机电网